白崇禧晚年透露:这辈子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胡琏,另一个不敢说

什么体育平台可以开信用账户
新闻动态
栏目分类
白崇禧晚年透露:这辈子最佩服两个人,一个是胡琏,另一个不敢说
发布日期:2025-02-04 23:46    点击次数:197

说起国民党阵营的名将,小诸葛白崇禧也是数得上的人物,其在近代中国的舞台上曾有着一席之地。

而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以及新桂系的代表人物,白崇禧素来与蒋介石面和心不和,但他最后却选择了逃亡台湾,这也导致其晚年十分悲凉。

人到暮年,总是不免回忆自己的过往,而提及这一生的荣辱,白崇禧却表示自己这辈子最佩服两个人,他们又会是谁呢?

要说桂系军阀,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分量绝不在轻,其自袁世凯死后诞生,直至解放战争后才宣告结束,相比于直系、皖系、奉系等其他军阀,是存在时间最久的军阀势力。

而桂系军阀的建立者是陆荣廷,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叱咤桂粤湘三省,声名煊赫一时。但在1924年,陆荣廷部被李宗仁、白崇禧、黄绍竑等人击败,其本人二次下野。

一年后,旧桂系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沈鸿英也在李宗仁的步步紧逼下潜逃,从此旧桂系势力终结,李白黄三人开启了新桂系的时代。

要说这白崇禧,其出生在1893年,也就和毛主席同岁,而他是广西桂林人。桂林白氏本是书香门第,白崇禧父亲又是个商人,其家境还算优渥。

可天有不测风云,白崇禧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过世了,其家境迅速破落,好在有小叔照料,他才得以继续读书。

在读书这件事上,白崇禧天生就是个材料,他两次考学的成绩都名列前茅,还当过“领班生”。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必抱大才、蕴大器,这一点在白崇禧的身上体现的很是直接。

如果不出意外地话,白崇禧以后会成为一名教师,可意外它就是发生了,因为他读书的那年正好是1911年。

辛亥革命爆发后,白崇禧加入了学生敢死队,跟着赵恒锡上了战场。再后来民国政府成立,白崇禧也就正式转入军校,并最终从当时中国最高等的军事学府——保定军校毕业。

直至1917年,白崇禧回到了故乡广西,在陆荣廷的手下当起了基层军官,但此时的白崇禧距离自己人生的关键转折也只有八年要等待了。

八年的时间,将白崇禧淬炼成了一个强干的军人,同时也熏养成一个精明的政客。1924年,白崇禧带领讨贼军联合李宗仁、沈鸿英一起讨伐陆荣廷,迫使后者下野,并宣布广西自治。

次年,白崇禧参与到了第一次滇桂战争中,先败沈鸿英,再讨唐继尧,因为对统一广西贡献突出,他由此被誉为是“小诸葛”,更与李宗仁和黄绍竑并称“桂系三杰”。

此时的白崇禧声望很高,野心也很大,他希冀能够直接拿下中原然后鲸吞东南,从而实现中国统一。

可现实是白崇禧对桂系的未来过于乐观了,由于黄绍竑和一大批桂系将领的背叛,新桂系很快就遭遇了生存困境,此后李、白二人虽然还是中国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但他们已经不对蒋介石构成致命威胁。

之后的历史中,新桂系尽管弄不死老蒋,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时不时地迫使老蒋下个野,让老人家坐一坐官位升降机,而他们自己还能做到始终屹立不倒。

甚至到1946年的时候,蒋介石要改组军政部,白崇禧还是防务一把手。蒋介石之所以要对仇家满脸堆笑当然不是因为他大度,而是因为桂系毕竟是实力派,再加上美国人也很看好桂系,以及白崇禧在共产党的问题上始终态度强硬,所以蒋介石也还是乐意给他面子。

白崇禧在抗战战场上屡有出色表现,但在解放战场上就没有那么灵了,他的几十万桂军最后也是被挤压在广西一隅东躲西藏,眼看就要崩盘。溃败前夕,李宗仁劝白崇禧跟他一起去美国,但白崇禧拒绝了,他认为留守台湾仍有机会。

可现实很残酷,白崇禧到了台湾后不仅反攻大陆无望,其职务也不过是有名无实的虚衔,一个改造委员会的委员而已,另外他还处在蒋介石的严密监视之下,其处境日渐艰难。

人生暮年,白崇禧也喜欢和别人交心,而他在一次谈话中就对别人说:“我这一生最佩服两个人。其中一个是胡琏,这个人十分狡猾,但打仗勇猛,实在是让人敬佩。至于另外一个人,我却不敢说起他的名字。”

白崇禧提到了胡琏,说他十分狡猾但又很能打,这一点并不假,毛主席当年也说过类似的话。而胡琏这个人,他在年纪上比白崇禧要小一些,其是1907年生人,也并非是桂系成员,而是来自陕西华县。

相比于白崇禧的书香人家出身,胡琏的出身就要清苦多了,他们家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

但尽管是农家子弟,胡琏的父母也曾想让孩子读些书,只是私塾读完后二老就无力供养,最后就为儿子安排了婚事,想让他早一些成家立业。

时值多事之秋,胡琏也是一个不肯屈身认命的人。不久后,得知黄埔军校正在招生,满腔热血的胡琏就萌生了参军的想法,于是他就说服了父母妻子,带着全家的大部分积蓄南下投靠黄埔军校去了。

这一去,黄土地上少了一个本分农民,但革命军中多了一个“狡如狐、猛如虎”的名将。

黄埔出身在那个年代可以说是一个金字招牌了,因为蒋介石就认这个,更不说像胡琏这样的优秀毕业生。

在基层摔打多年后,胡琏迅速走进了蒋介石的心腹班底,同时也被陈诚引为股肱,成为著名的“土木系”成员,即十八军十一师序列。

抗战中,胡琏作为团长参与了淞沪会战,他在罗店率军与日军浴血拼杀数昼夜,使日军寸步不能进。

枣宜会战中,已经是十一师副师长的胡琏随军激战当阳,他亲自带领突击团与日军奋战。1943年,胡琏作为十一师师长再次与日军在石牌要塞展开激战。

在这场被誉为是“东方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十一师重创日军,牢牢守卫了阵地,为鄂西大捷的取得立下大功。

因为这一仗,胡琏被授予了“青天白日勋章”,同时担任十八军副军长,而他在次年正式成为军长。

能当上十八军的军长,就已经能够看出胡琏的实力与他特殊的地位,毕竟这支部队可是蒋介石的五大王牌之一。

而在解放战争中,抗日勋臣胡琏带着他那已经改编为十八师的王牌部队也踏足内战战场,但这时的他雄风不再,反而要靠天命求生了。

1946年,胡琏会同邱清泉进攻鲁西解放区,结果被歼灭一个团。到了冬天,胡琏和戴之奇进攻苏北解放区,戴之奇部被歼灭,他倒是逃回了宿迁。

次年开春,胡琏带兵进攻山东解放区,结果他的整编十一师被包围在新泰,要不是国军第三兵团来救,胡琏部就要被就地歼灭。

而在随后的临朐和南麻战役中,胡琏的发挥还是不错的,其面对华东野战军四个纵队的围攻不仅不落下风,反而让粟裕部付出极大代价,他也因此收获一枚宝鼎勋章。

胡琏的顽强让蒋介石对他很是倚重,两年间老蒋写了十几封亲笔信给他,希望他能创造奇迹。可尽管此后的胡琏四处救火,但终究无法改变国军整体溃败的颓势。

到了1948年的8月,胡琏升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但几个月后他就和自己的兵团被包围在了双堆集。

双堆集一役,十二兵团遭遇毁灭性打击,可落难时刻,胡琏却依旧靠着欧皇体质逃出生天。

淮海战役之后,国民政府已经是苟延残喘,活一天是一天了。胡琏此后也带着部队一路逃窜,终于来到了金门,而国民政府给了他一个“福建省主席”和“金门防卫军司令”的名头,让他阻挠解放军登陆金门。

随后的金门战役中,胡琏却给予了解放军以重创,其名声因此又响亮了起来,国军内部此后就叫他“金门王”。

本来,胡琏和胡宗南并称“二胡”,而胡宗南又是“西北王”,于是便又传出了“十个西北王也顶不上一个金门王”的说法,足见其名望之高。

不过,胡琏其实还是有着清晰地自我认知的,他晚年就曾说:“土木不及一粟”。这里粟就是粟裕,起初胡琏一直以为和他对垒的是陈毅,而他直到晚年才搞明白粟裕是华野实际军事主官,因而发此感叹。

另外,胡琏还说过:“国民党算上我,没有一个会打仗的”。关于后一句,想来除了对粟裕等人的敬意之外,更多地是对国民党旧状的牢骚。

白崇禧敬佩的第一个人已经说明白了,但这第二个人是谁呢?虽然白崇禧当年没有直言,但人们还是能猜出一二,这个人其实就是张淦。

张淦其人和白崇禧是同乡,年纪上比白崇禧小四岁,而他毕业于广西陆军速成学校,此后一直在陆荣廷手下当差。直到1924年陆荣廷倒台,张淦才被李宗仁收编,归入新桂系的阵营。

身为国民革命军将领,张淦的军事能力还是不错的,所以他也被委以重任,担任桂系王牌第七军的军长,后来四十八军也划归他的麾下,其实力不容小觑,基本可以说是桂系第二等级的人物,与廖磊和李本一等人并列。

不过,军事能力在军人中倒也不是什么稀奇之事,张淦真正别具一格的是他非常迷信,其一生都对阴阳风水等事深信不疑,并且随身携带者一个罗盘,每遇大事一定要占卜吉凶。

要说张淦迷信到了什么程度呢,就连行军打仗都要听卦象的安排,卦象是吉就行动,是凶就按兵不动。

要说在古代,兵书上开篇就写:“国家大事,在祀与戎”。古人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确实会占卜吉凶,尤其是蒙昧时代的商周,甲骨卜辞很多都与行军打仗有关。

但那是商周啊,何况即便是商周人都未必信这玩意,商王武庚的老婆妇好就是大祭司兼大将军,出兵吉不吉地还不是他们两口子说了算。

谁曾想两千多年后的近代,居然还有这种老古董,因此张淦也就被白崇禧他们戏称为“罗盘将军”。

可笑归笑,白崇禧对张淦还是敬重的,因为张淦的卦象还真的总是“应验”。比方说1921年,白崇禧带兵南下贵州,期间在一个名为“坡脚”的地方驻扎,顺路而来的张淦看见了就劝说:“此地阴阳颠倒,如果驻兵必然招致灾祸,还是早去为妙。”

白崇禧不以为然,但当晚他就在巡营的时候摔断了腿,这时他才想起张淦的话,嘀咕说:“这坡脚不就是‘跛脚’吗?真让他说中了。”

白崇禧从此以后对张淦十分敬重,在将其招致麾下后,也是信赖有加,时常让其占卜吉凶。在张大仙的卜算下,桂军还真取得了不少的战绩,尤其是后来解放战争中的“青树坪战役”,居然让林彪都吃了败仗。

因为算卦准,张淦被白崇禧奉为神人,而其卜算也每每能鼓舞起士气,国军中很多人对他都很信服。

张淦的卜算除了用来打仗之外,看风水也是很好用的。话说在1940年,张淦带人来到桂林鹭鸶洲勘探风水,他嘴里念念有词:“南北长河宽又平,东岭西岗三两层。左右宅前来相顾,儿孙定出武官人。”

说着,张淦连卜三卦,然后激动地喊:“凡事皆吉!”

然后,张淦就让人在鹭鸶洲上修建吉宅,而他同时还让人把鹭鸶洲改名为“伏龙洲”,这个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没两年的工夫,广西就沦陷了,张淦也就没机会再回伏龙洲,再后来内战开始,他更无暇西顾。内战中,尤其是内战后期,罗盘将军也终于不灵了。

淮海战役以后,国府一溃千里,不久长江防线也全面崩溃,张淦也只好带着部队逃亡。又在1949年的衡宝战役中,张淦的第七军和第四十八军被歼灭,其本人惶惶不可终日,最后于伏龙洲上慨叹说:“还是风水轮流转啊!”

之后的张淦带着两万残兵退守博白,而此时的他依旧拿出了自己的罗盘,在算了一通后,他欣喜地说:“这次咱们司令部的位置选的好,一定能逢凶化吉。”

话音刚落,张淦的司令部就被四野382团给端了,其本人沦为战俘。

在牢笼中,同为战俘的沈醉笑着问张淦:“你被俘前为啥不算卦,免得当俘虏?”

但张淦回答:“这是天意,非是人力所能挽回。文王善卜,尚且被囚百日,何况我辈。”

此后的张淦就跟着沈醉他们都进了“功德林”,他在监狱中表现倒是还好,但却没有获得1959年的特赦,这是因为他没等到特赦就病逝了。

至于对于这样一个人物,白崇禧为什么讳莫如深,想来是因为他在功德林中参与了改造,身在台湾的白崇禧不想触蒋介石的霉头罢了。

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是不少的,国民党一派也有不少,他们中有些也足以被称为民族英雄,毕竟内战中的过错不能遮掩他们在抗战中的光辉,所以我们也无妨给予这些人以赞扬。

但相比于杜聿明、王耀武等人,真不好说白崇禧、胡琏他们是运气好还是坏了,毕竟前者虽然失去了暂时的自由,却能以一个相对正面的形象活在大陆,不似后者,一个惨遭毒杀,另一个终老他乡。至于张淦,此人堪称“奇才”,也是“妙人”,就是过早地透支了运气。